近日天氣轉變不定,筆者今天終於不支倒地病了。在這個時候,筆者想起了日前撰文寫關於內地醫改的問題。而近日留意部份醫藥股升幅顯著,如4月7日武夷藥業(1889)升15%、廣州藥業(874)升近10%等,緣於中央提出醫療改革,於三年內投入8500億人民幣,市場就憧憬會為醫療類股帶來巨大利潤。基於內地居民的習慣,一旦生病多會到醫院吊藥水,加上內地醫療機構是靠賣藥生存(即內地所謂的“大處方”),曾經有居民因為胃病求醫及購買藥物,藥物價錢竟達萬餘元,更離譜的是藥物重量達12公斤,這導致內地醫藥需求強勁,從而推動藥物價格上升。中央為了解決「看病貴、看病難」問題,於當日頒布醫改的具體內容,政府會採購在醫藥明冊中最低價格的產品,將項措施可預示內地醫藥會大幅度降價,影響藥廠的盈利。
就產業特性而言,很多醫藥企業都聲稱自己的產品具有專利注冊,某程度上專利權屬於壟斷的一種,藥企能好好利用固然能為股東帶來無窮效益,然而,這些專利藥品可能具有替代品,例如醫治乙肝的藥物就多如天上繁星(註:因為只是中國就有一億人患有乙肝,所以需求殷切),投資者在購買有關企業股份時不能因為其具有專利權就貿然行事。另外,醫療企業的科研開支龐大,在未成功研製時就已經作出重大撥備,而且不保證成功,而研製成功後還要面對同業競爭,另為增加消費者忠誠度,還需要大量資源進行推廣,凡是總總,企業必須備有大量現金,否則難以支持企業營運。當然,藥企一旦盈利,其透過大規模生產,會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形成規模經濟,利潤豐厚,部份藥企的毛利率及純利率更高達7成及4成,可想而知,
醫療企業在未來將會成為非常吃香的版塊,尤其是具有13億人的中國市場,然而,在前景未明朗前(法規未完善、社會保障系統未建立、以及企業未進行整合),貿然買入醫療企業,等同於賭博,而並非理性投資。
─撰文者:馬爾斯
3 則留言:
保重身體。
香港的情況也有值得參考的地方, 根政府統計, 二十年後本港有25%的人口為65歲以上的老人,醫療開支會十分龐大, 現在私營醫療企業還沒有一個龍頭。
漢尼拔
暫時沒有一隻值得投資, 例如卓建醫療等經研究後, 暫不具投資的吸引力.
雪明
雖然醫改會為相關企業帶來巨大商機,但現時並不適合購買醫企,因為有太多不明朗因素,最少要得到政府的醫藥合同才有生存的空間,否則隨時被人收購或關門大吉。
馬爾斯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