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4日星期五

內需系統


中國最近公佈了一系列數據,尤其與國家與國家之間進行貿易互換的出口數據顯示了驚人的跌幅,出口下降24.9%及進口下降30.9%,可以看出整個歐美巿場對中國貨運量的需求有顯著的影響,再來看看兩間碼頭公司的吞吐量,我們就更加可以肯定出口放緩的現象對於航運業及碼頭業的隱憂,中遠太平洋(1199)在2009年第一季度的吞吐現同比下降8%;而招商局國際(144)首季集裝箱業務同比下跌18%。這些數據加上歐美經濟疲弱的表現而令我們相信中國有必要加強內需系統的建設,令其避開像日本一樣靠出口主導經濟的命運。


筆者喜歡以系統構建事物,而不會單單論述一般人而言的內需概念,所謂內需其實就是說物資和附加價值活動在內生產並在內部銷售,而筆者所說的除內需的概念外,也計入就業、稅收、投資、產出、消費等多種元素,從而令各位讀者更明白內需的一個全面概念。內需系統其實由很多子系統構成一個廣大的系統。以投資為例,投資者注入資金投資公司,公司注入資金招聘員工,員工注入時間和知識服務或生產,而消費者注入資金購買,公司得收消費款項回饋員工和股東,股東也再挹注資金擴大投資,這是一個很多人都必須經歷但卻無人問津的內需系統典型。不過有可能消費者是來自第二間公司的員工,由這麼多個公司生產以致達到商品交換的目的,從而捉使一個內需系統誕生。當然,再得擴大我們思考的範圍,公司得到資金後其實需要納稅予政府,而政府也會挹注資金振興經濟,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這也是內需的基本面貌。


正如很多人經常怨對的商業家李嘉誠先生,他的內需系統概念其實清晰可見,無論你到TASTE、屈臣氏、3 SHOP、碼頭、豐譯都其實是在光顧他的事業,而他們各自之間也陪養了很多消費力(員工取得薪金後消費),這些消費力部份或全部也會回流自己的商店購物,從而形成一個內需系統。而我們也知道在香港有很多大型的購物商場,無論衣、食、住(連帶酒店或脲務式住宅)、行樣樣俱全,為什麼連商場都是這樣呢,其實也是建基於一個內需系統,客人只是踏進商場,便會留在這兒消費一整天。你看,其實內需而言不單單局限於我們經常考慮的國內生產國內消費,也擴大至地區性以至地點性而言。


不過當然話得說回來,因為目前來說對以外貿作為經濟擴展比較困難,因此中國也就提倡以內需振興經濟,當然投資者也得趁勢以投資獲得理想的回報,但是內需公司而言也有好壞之分,因此投資者應審慎考慮而不應盲目聽從,從而選取優質具長遠及可持續發展性的企業。


─撰文者:雪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