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讀者閣下有看過筆者撰寫的多篇文章,一定認為筆者是非常喜歡淨現金和安全邊際,而且非常討厭以溢價購買股票,不過我想說前者是絕對正確的,因為有誰不喜歡安全呢,而後者的觀點則似乎有點偏頗。當然,肯定的一點是以折讓價買入優秀股票是一個重要的原則,不過有時候以少許溢價購買高速增長的優質股票也未為過也。
基本上,一些名牌壟斷性股票很難以折讓價買入,有時當其處於折讓水平的時候,往往很快便被巿場收復或根本你已不想再購買,例如中電(2)和港燈(6),由於巿場明確知道其遠期收入是多少,現金流又相對穩定,因此很以折讓價收購,其現金流有點像債券一定是鐵定的,因此這些股票很多時候必須以溢價交易。另外,例如幾乎壟斷了中國大半個成品油巿場的中石化(386),如果原油價格繼續高企而國家又不肯讓成品油漲價的基礎上要求公司保證成品油供應,這無形中將這個壟斷優勢突然變成完全的劣勢,則無論處於什麼折讓水平你都不會考慮去購買它,情況就如以往8元的華能電力(902)和現在5元的華能電力,雖然公司是相同地運作,不過政策與資源的變化足以令你覺得8元的時候還較5元更安全。因此,考慮是否折讓或溢價並不是單單以營利和資產數據定奪,有時還需要加入其他無形的因素考慮。
相對以溢價購買優秀名牌企業而言,以折讓價購入不是怎樣名牌的優秀企業要來得更難,因為要花費相當長時間尋找和分析是否具備某種優勢,以及必須等待巿場有足夠數量的股票賣出才能交易。由於不是名牌公司,因此流動性顯然變得非常淡靜,換言之價差也非常之大。另一方面,波動性也較名牌股票大,有可能業績上下變動20%就足以令股價波動超過40%,因為在投資時必須控制好倉位,切忌過份盲目進取。另外,必須以折讓價格買入的其中一個考慮,也就是因為欠缺更多公眾股東監察,因此在會計處理和營運上可能比名牌企業有更多漏弊之處,所以以折讓價買入也從而能有足夠的安全邊際應付突發的問題。另外,對於一些資產股而言,以折讓價買入以期待有朝一天其他公司以約當於公平值的價格交易資產,亦是十分理想的投資選擇。這些例子並非全部以折讓價購買的理由,不過肯定的是在這些條件之下交易,以折價購買還是對投資者較為有保障。
─撰文者:雪明
2 則留言:
那就要等待了,在市場價格錯配的一刹那,打出一記全壘打,然後安全上壘。
若事前沒有精密計算及信心,又怎能在市場恐慌時,仍能滿懷信心地進場,成為唯一的購買者,真的不容易做到啊!
漢尼拔
最不容易都是在巿不好不壞時, 有時錯過出擊機會, 成本實在很重.
雪明
發佈留言